在 EVM 中公开信标链根-EIP4788

  • Dapplink
  • 发布于 2024-12-23 14:58
  • 阅读 33

EIP-4788是一项提议通过扩展以太坊共识层(Beacon Chain)和执行层之间的通信方式来增强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协议的能力。其目标是通过将信标链的状态信息暴露给执行层智能合约,使更多的链上交互变得可能。

EIP-4788是一项提议通过扩展以太坊共识层(Beacon Chain)和执行层之间的通信方式来增强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协议的能力。其目标是通过将信标链的状态信息暴露给执行层智能合约,使更多的链上交互变得可能。

一、EIP4788简介

EIP-4788提议通过一种机制,允许执行层的智能合约访问信标链的状态,例如信标链的 blockRoot(区块根)。这可以通过执行层提供的系统合约实现。

目前,以太坊的执行层(Execution Layer)和共识层(Consensus Layer)是分离的。EIP-4788 的主要目标是:

  • 增强透明性:通过访问信标链状态,为L2和其他链上协议提供更多的透明性。

  • 跨层交互:支持更加复杂的 L1-L2 或其他跨链交互。

  • 降低复杂性:减少信标链数据需要通过外部喂价或桥接方式暴露的复杂性。

1、EIP-4788的核心目标

  • 增强执行层与共识层的交互:让执行层智能合约可以直接读取信标链的状态根(blockRoot),无需通过外部喂价或预言机。
  • 提升安全性与透明性:提供一种去信任化的方式验证信标链状态,确保链上数据来源可靠。
  • 支持复杂的链上交互:为 Layer 2、DeFi 协议和跨链桥提供更高效和安全的验证方式。

2、如何在EVM中公开信标链根

EIP-4788 提议在执行层中通过系统合约的形式暴露信标链的状态根。以下是该机制的关键点: 2.1. 系统合约接口 新增一个 EVM 系统合约,默认部署在特定地址(例如: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0),用于提供信标链状态访问接口。 2.2.方法定义 系统合约暴露以下方法,用于获取信标链的状态根:

function getBeaconStateRoot(uint64 slot) external view returns (bytes32);
  • 参数 slot:信标链插槽编号(uint64)

  • 返回值:对应插槽的状态根(bytes32)

2.3. 状态同步 信标链的状态根在每个插槽生成时(12 秒间隔),通过共识层与执行层同步。系统合约通过此同步数据为 EVM 提供信标链状态的只读访问。

3.总结

  • 信标链的 blockRoot: 信标链的 blockRoot 是信标链每个区块的状态根,它包含所有状态信息的哈希值,能够用于验证特定状态的完整性。
  • 系统合约: 在执行层中,EIP-4788 提议引入一个系统合约,通过调用该合约,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获取信标链的 blockRoot。
  • 状态同步: 在每个信标链插槽(大约 12 秒)期间,信标链的 blockRoot 被同步到执行层,使得执行层能够访问最新的状态信息。

三、EIP-4788案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 Foundry 案例,展示如何在执行层中实现一个合约调用信标链状态。 1.代编写智能合约 创建一个合约 BeaconReader.sol,它使用系统合约获取信标链状态信息:

// SPDX-License-Identifier: MIT
 pragma solidity ^0.8.0;
/// @title BeaconReader
/// @notice Reads the Beacon Chain state root for a given slot
contract BeaconReader {    
    // System contract address for EIP-4788    
    address constant BEACON_STATE_CONTRACT=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0;    
    /// @notice Fetches the beacon state root for a given slot    
    /// @param slot The slot number of the Beacon Chain    
    /// @return stateRoot The state root of the given slot    
    function getBeaconStateRoot(uint64 slot) public view returns (bytes32 stateRoot) {        // Interface with the system contract 
        (bool success, bytes memory data) = BEACON_STATE_CONTRACT.staticcall(    
                abi.encodeWithSignature("getBeaconStateRoot(uint64)", slot)
                );        
                require(success, "Failed to fetch Beacon State Root");        
                stateRoot = abi.decode(data, (bytes32));    
              }
          }

2. 编写测试文件 使用Foundry 的Forge测试框架编写测试BeaconReader.t.sol

// SPDX-License-Identifier: MIT
pragma solidity ^0.8.0;
import "forge-std/Test.sol";
import "../src/BeaconReader.sol";
contract BeaconReaderTest is Test {    
    BeaconReader beaconReader;    
    function setUp() public {        
        beaconReader = new BeaconReader();    
     }    
     function testGetBeaconStateRoot() public {        
     uint64 slot = 12345;        
     // Simulate system contract behavior (mocking the system contract)        
     bytes32 mockStateRoot = keccak256(abi.encodePacked(slot));        
     vm.mockCall(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0,        
         abi.encodeWithSignature("getBeaconStateRoot(uint64)", slot),            
         abi.encode(mockStateRoot)        
         );        
         // Fetch state root and assert the result        
         bytes32 result = beaconReader.getBeaconStateRoot(slot);        
         assertEq(result, mockStateRoot, "Beacon state root mismatch");    
         }
     }

三、信标块根生成元素

信标链的区块根(Beacon Block Root)是信标链中每个区块的加密哈希值,用于唯一标识该区块。它由信标链区块的核心数据组成,并通过默克尔树生成。这些内容在信标链的共识和验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信标区块根的组成内容 信标区块根是整个区块内容的加密摘要,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1.信标块头(Beacon Block Header) 信标块头包含区块的元信息,是生成区块根的核心部分。

  • 父区块根(Parent Root):前一个区块的区块根。用于链接前后区块,形成完整的区块链。
  • 状态根(State Root):当前区块的全局状态的默克尔根。包括验证人集、质押余额、投票状态等数据。
  • 区块体根(Body Root):当前区块体的默克尔根哈希。包括验证人投票、提案和同步信息。
  • 签名(Signature):区块提议者对区块内容的 BLS 签名,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1.2.信标块体(Beacon Block Body) 信标块体包含区块中的具体操作和数据,是区块头中的体根(Body Root)的组成来源。

  • 投票证明(Attestations): 验证人对区块的投票记录,证明区块的合法性 每个投票包括投票者的索引、签名、目标检查点等信息。
  • 同步委员会(Sync Committee): 用于简化轻客户端验证的同步数据。 包括同步委员会成员的签名和验证数据。
  • 提案者 Slashings: 对不良提案者(如双重提案)的削减操作。
  • 验证人 Slashings: 对不良验证人(如违反共识规则)的削减操作。
  • 提款(Withdrawals)(在 Capella 升级后引入): 提款请求的数据,包括验证人提款的目的地址和金额。

1.3.额外数据在特定升级中可能新增的字段:

  • 分片链数据(Shard Data):分片链的状态信息(未来以太坊分片实现的核心数据)。
  • MEV 数据(Proposer Boosts): 与提案者优化相关的数据。
  • 历史根(Historical Roots):包括区块历史记录的根哈希,用于存储和验证历史数据。

1.4.信标区块根的生成过程

  • 默克尔树构造:将区块头和区块体中的所有数据组织成树状结构。 每个叶节点是区块数据的一部分,父节点是子节点的哈希值。
  • 计算区块根:从叶节点开始,递归地计算父节点的哈希值 最终的根哈希值就是区块根(Beacon Block Root)。

1.5.信标区块根的作用

  • 链接区块: 区块根通过父区块根将信标链中的所有区块链接在一起,确保链的完整性。
  • 验证完整性: 通过区块根,可以快速验证区块的所有内容(如状态、投票等)是否未被篡改。
  • 轻客户端验证: 信标区块根作为轻客户端的主要验证依据,允许轻客户端仅需区块根和相关证明即可验证整个链的状态。
  • 提供跨链证明: 信标区块根可以作为跨链桥和 Layer 2 状态提交的信任基础,用于验证其他链的操作合法性。

1.6.应用场景 EIP-4788 提议让以太坊的执行层(Execution Layer)可以直接读取信标链(Beacon Chain)的状态信息(例如 blockRoot)。这一扩展为去中心化应用(DApps)、跨链协议以及 DeFi 项目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场景: 1.6.1.Layer 2 状态验证

  • 描述: EIP-4788 允许 L2 网络(如 Rollups)通过 L1 合约直接读取信标链的状态信息。这使得 L2 的状态证明和争议解决更加高效和安全。
  • 具体应用 Fraud Proof(欺诈证明):L2 可以通过信标链状态验证 L2 状态提交的合法性,缩短争议解决的时间窗口Validity Proof(有效性证明):zk-Rollup 项目可以将信标链状态用作 L1 验证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数据可用性和验证安全性。

1.6.2.跨链桥安全性提升

  • 描述:跨链桥需要验证另一条链上的状态信息,而 EIP-4788 通过暴露信标链的状态根(blockRoot),可以大幅提高验证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具体应用信标链为跨链桥提供可信的状态证明:跨链桥合约可以直接调用信标链状态,验证跨链交易的有效性,而无需依赖外部喂价或中介服务。减少信任假设:无需信任中间验证者,只需依赖以太坊的共识机制即可验证跨链交易。

1.6.3.数据可用性检查

  • 描述:信标链的blockRoot 可以作为数据可用性证明的一部分,帮助验证区块数据的完整性。
  • 具体应用 Rollup 数据可用性:Rollup 方案可以基于信标链的状态验证提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可用性没有问题分布式存储网络: 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如 Filecoin)可以利用信标链提供的状态根,提高存储证明的可信度。

1.6.4.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 描述**:DAO 的治理和资金分配依赖于链上透明度和状态验证。通过 EIP-4788,DAO 可以直接基于信标链的状态进行复杂逻辑运算。
  • 具体应用 治理优化:DAO 可以使用信标链状态进行复杂的投票验证和权重计算,比如根据质押数量和时间动态调整投票权。资金分配: 根据信标链状态执行分配逻辑,例如根据质押收益自动分配资金。

1.6.5.DeFi 协议优化

  • 描述:EIP-4788 为DeFi提供了一种更加可信的信标链状态访问方式,增强协议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 具体应用质押收益分配: 通过读取信标链的状态,DeFi 协议可以实时计算用户的质押收益并进行分配。验证跨协议资金流动:DeFi 协议可以直接基于信标链验证其他协议的交易和状态。

1.6.7.信标链状态分析与预警

  • 描述:EIP-4788 允许 DApp 开发者直接读取信标链状态,用于监控和分析链上行为,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 具体应用:
    • 链上活动分析:分析信标链的历史状态,提供用户行为洞察。
    • 异常状态预警:如果信标链状态异常,协议可以自动触发预警或保护机制,例如冻结资产或暂停交易。

四、总结

  • EIP-4788 的核心是通过系统合约让 EVM 智能合约可以访问信标块根。
  • 应用场景覆盖跨链验证、Layer 2 状态提交、DeFi 奖励分配、去中心化治理等。
  • 优势是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并简化开发流程。

信标区块根是信标链的核心数据结构,它通过哈希聚合区块头和区块体中的所有数据,提供高效的验证能力。其组成主要包括:

  • 信标块头(Parent Root、State Root、Body Root、Signature)。
  • 信标块体(投票、同步数据、提款等)。
  • 可扩展的附加数据(如分片数据和 MEV 数据)。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Dapplink
Dapplink
0xBdcb...f214
首个模块化、可组合的Layer3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