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探讨了跨链桥在价值转移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基于意图的系统如何利用离链流动性来优化用户体验。文章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桥梁如何运作,并指出离链流动性相比于链上流动性在成本和速度上的优势,以及未来意图模型在跨链领域的主导地位。
Tldr;随着跨链生态系统的发展,许多桥接工具应运而生,帮助用户转移价值。 基于意图的系统(如 Across)利用离线流动性,可以为价值转移桥接提供最佳体验。
当加密货币开始时,它主要提供一个用例:转移价值。中本聪的早期追随者会主张“点对点电子现金”,并将他们挖掘的比特币用于 维基解密捐款 或丝绸之路(如果他们真的相信无权限货币会壮大,他们会保留一部分,并希望自己不会丢失写下私钥的纸片)。
当以太坊催生ICO热潮时,它也被作为转移价值的网络使用,但随着智能合约和DeFi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信奉者可以将他们的资本部署到资金池中赚取收益、申请贷款,以及进行各种其他活动。
自从以太坊起飞以来,加密货币已经发展。今天,我们有许多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智能合约链,这意味着用户需要一种在它们之间移动的方式。跨链桥接满足了这种需求,且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用户从 A 移动到 B。
跨链互操作性使加密货币变得更加复杂。它解锁了许多用例,但桥接器之间的主要用例仍然是转移价值。在这里,我们探讨如今的顶级桥接是如何帮助用户转移资金的、使用离线流动性而非链上流动性的优点,以及意图为何将在未来几年主导这一领域。
跨链桥接采用了多种机制来帮助用户在生态系统中移动。早期的桥使用了中介代币和包装资产的铸造和销毁机制,但这种设计存在问题。如果用户将他们的 ETH 锁在桥接中,而该桥被黑客攻击,则他们的包装 ETH 代币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流动性网络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规范资产而非具有隔离安全标准的代表资产。尽管铸造和销毁桥给予用户一个新资产并要求他们信任它,流动性网络桥则旨在确保 1 ETH = 1 ETH。
虽然桥接的范围各不相同,用户通常依赖它们进行一个用例:转移价值。
无论桥接是如何在后台工作的,用户访问它是因为他们想要将资金从 A 移动到 B。理想情况下,他们希望这个过程能快速且便宜地完成,顶级解决方案满足了这一要求。
当用户访问桥接时,他们有一个目标:尽可能快速且便宜地转移价值,而不影响安全性。
如果用户在单一链上进行操作,除了持有他们的币以外,他们需要流动性来进行任何活动。如果他们想在 Uniswap 上下单交易,然后通过 Aave 申请贷款,他们需要链上的流动性来实现这一点。
同样,桥接工具需要流动性来为用户提供服务。但它们可以选择从链上或链下来源获取流动性。当桥接使用链上流动性时,它从目标链上的资金池中获取流动性。另一种选择是要求中继节点用他们自己的资金去前置订单。我们可以称之为“链下”流动性。
Across 采用了这种方法,利用中继节点用链下流动性来填充订单。它们用自己的资本进行前置,然后通过 统一流动性池 在主网中获得偿还。
使用链上流动性的桥接通常会在每个链上设有流动性池,并要求在起源链和目标链之间进行验证。当消息到达确认用户的存款后,资金被解锁且用户的订单被填充。这是一种结算方法,传统金融通常称为 支付交付 (DvP)
桥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验证起源链的状态,包括多签名 (multisigs)、中继节点和预言机 (oracles) 以及零知识证明 (Zero-Knowledge Proofs)。这些方法在信任假设方面有所不同,通常需要昂贵的链上验证。
DvP 桥接还有另一个缺点。当用户在起源链上存款时,只有在起源链达到最终确定后,才能验证他们的存款,而他们只能在目标链达到最终确定后才能收回存款。
换句话说,最小转移时间 = 起源最终确定 + 目标最终确定。这可能导致转移时间缓慢。
Stargate 可能是一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使用链上流动性进行 DvP。Stargate 将自己称为“流动性传输协议”,利用 LayerZero 的中继节点和预言机消息机制。
总而言之,当桥接使用链上流动性时,订单只有在起源链的存款在目标链上经过验证后才能填充。这导致更高的Gas费用和填充时间。
桥接可以选择使用链下流动性 (offchain liquidity) 而不是获取链上流动性以在收款时交付资金。
在这种方法中,做市商或中继节点用他们自己的资金前置用户的订单以在目的地填充请求。
这些第三方参与者承担了用户的 最终确定风险,作为回报,他们将在借出的资产上获得一个 利率。
中继节点必须等待得到偿还,也称为结算,这在验证他们进行了有效的填充时发生。结算系统(即桥接)可以单独验证中继节点的填充,然后进行一系列偿还,或者它可以批量验证和偿还多个填充。
在 Across 中,独立的中继节点填充订单,UMA 会乐观地将中继节点的偿还捆绑在一起进行验证。这导致用户的 Gas费 和手续费降低。
桥接可以使用链上或链下流动性填充订单,存款可以单独或批量验证。
上面的图表展示了桥接如何验证和填充订单。Across 使用链下流动性以最佳的 价格 和 速度 进行填充,并通过捆绑验证以节省Gas费用来乐观地偿还中继节点。
Across 的桥接架构相较于 DvP 系统具有明确优势。我们可以将其基于链下流动性填充订单的方法分类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型: 意图。
Across 是一种意图桥接,其中链下流动性满足用户的意图。
Across 的用户不会通过消息为桥接下订单。他们只是信号表达他们希望收集资产的位置,然后等待中继节点填充订单。
而 Stargate 用户在主网存入 1 ETH 并等待消息来验证其请求,然后在 Optimism 上收取该金额,Across 用户则表示:“我在主网有 1 ETH,并希望通过能够快速且便宜地满足我订单的任何人收取 1 ETH。”
意图是一个在加密领域相对新兴的概念,最初作为解决 MEV 的一种方式。Across 和其他解决方案(如 UniswapX)也采用了基于意图的设计,但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意图模型在整个领域的出现。
跨链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意图帮助普通用户抽象化这种复杂性,提供实质性的节省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意图设计还可以使加密货币更加可及。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未来,经验丰富的做市商越来越多地为普通用户满足请求,无论是跨链移动资产,竞标高价值 NFT,还是为他们进行的其他活动。
跨链生态系统也在扩展,因为这个领域欢迎新的参与者,而新链(例如 Base)继续吸引交易量。这意味着桥接将持续存在。如果我们假设转移价值将继续作为桥接的主要用例,我们也可以推断基于意图的系统在未来将广泛被接受。
当桥接使用基于意图的框架时,用户要求在目标处发生某些事情,而中继节点则通过提供最佳价格和尽快实现来竞争确保“某些事情”会发生。这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Across 日益增长的市场主导地位赋予了基于意图的系统将来会引领市场的理论支持。Today Across 大约占桥接交易量的 30%*,仅次于 Stargate。其市场份额在 2023 年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其基于意图的设计使其能够在价格和速度上获胜。
归结起来说,桥接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用户转移价值。尽管一些解决方案成功地使用了链上流动性和 DvP机制,但意图设计和链下流动性提供了显著的好处。随着基本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意图设计蓬勃发展。
我们相信一个未来,数万亿美元的价值将流经桥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将获得胜利。如果我们是对的,基于意图的系统(如 Across)将在很多年内主导跨链生态系统。
这篇文章在 Ryan Carman(Across 产品负责人)和 Hart Lambur(UMA 联合创始人)的贡献和编辑下编写。
* 该数字基于 Across 当前支持的链和代币。它也排除了规范桥,因为普通用户通常更喜欢非规范桥。
- 原文链接: medium.com/across-protoc...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