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新分配代币比销毁代币更好

  • Hazeflow
  • 发布于 5小时前
  • 阅读 46

本文探讨了在区块链系统中,对于恶意行为的惩罚,是销毁被罚没的资产(burning tokens)更好,还是将这些资产重新分配(redistributing tokens)更好。

Hazeflow 是一家区块链研究公司。我们正在撰写关于区块链行业独特视角和观点的文章,并发布教育研究材料。

为什么重新分配 Token 比销毁它们更好

探索销毁或重新分配被罚没的资产,哪一个对系统更好。


总结

我们正在考虑销毁或重新分配资产,哪一个更有利于系统保持健康并保持一致的激励措施。

  • 当罚没是惩罚恶意行为的初始阶段时,重新分配资产通常比简单地销毁它们更有效。

  • 当销毁是设计的核心功能,并且不涉及罚没时(例如,通货紧缩经济学),则没有理由实施重新分配。

  • 当重新分配是设计的核心功能,但看起来更像是一个 bug 时,没有理由用销毁来代替它,必须在基础层面进行更改。

定义

很多人似乎感到困惑,并认为当某些东西被罚没时,被罚没的 stake 会自动被销毁,并且供应量会减少。事实并非如此。

罚没描述的是资产从某个恶意行为者那里被“拿走”,而销毁和重新分配描述的是在资产被拿走之后,这些资产本身会发生什么。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它们可以被销毁或重新分配:一种行为减少了总供应量,而另一种行为将价值重定向到另一方(并不总是受损的一方)。由于协议的内置机制设计,销毁也可能在没有罚没的情况下发生。

重新分配有助于经济安全

让我们以当今加密领域最著名的协议之一 —— EigenCloud 为例。在这里,运营商因未能履行其义务而被罚没,这是一件好事:坏人会受到惩罚。然而,在引入罚没资金的重新分配之前,这些资金会被永久销毁(并且今天仍然可以被销毁)。

我们认为,在这种系统中销毁被罚没的资金就像射击自己的双腿。当运营商的 stake 被罚没时,运营商会受到惩罚(这是有原因的),但是:

  • 受影响方在受到伤害后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想象一下你被汽车撞了,司机被监禁和惩罚,但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

  • 系统变得不那么安全(因为现在保护系统的资产更少了)。

那么,当我们能够保留这些价值并将其分配给受害方时,为什么我们要销毁这些价值并射击自己的双腿呢?可靠的各方可以增加他们获得的奖励金额,受害用户可以得到赔偿,并且价值保留在生态系统中;它只是被重定向了。它可以为应用程序解锁大量用例。

  • 可以在无需许可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新型链上保险协议。

  • 更快、有保证的 DEX 交易,如果交易者的请求失败、过期或未及时完成,则会对其进行补偿。运营商更有动力诚实透明地运营。

  • 通过有保证的 APR、更高的透明度和潜在的本地固定利率来保护贷款人。

经济安全可以直接帮助在事件发生后保护用户,而不仅仅是在事件发生前像销毁机制那样。重新分配已经实施在像 Cap 这样的协议中,在这些协议中,被罚没的运营商的资金会被重新分配给受影响的 cUSD 持有者。

它并非没有缺点。

销毁资产比重新分配更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关心资产之后会发生什么;它们只是被销毁,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它的好处更少,风险也明显更少。通过重新分配,游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实施(从坏人那里罚没 → 重新分配给受害方)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恶意运营商现在可以与恶意的 AVS 联手。目前,AVS 可以实施任何自定义的罚没逻辑,即使它不公平或不客观。对于罚没,AVS 采取恶意行为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如果运营商知道他们可能会因没有客观原因而被罚没,他们就不会提交他们的 stake。

通过重新分配,AVS 可以将一个运营商的 stake 转移到恶意运营商(他们一起工作),从而基本上从系统中提取价值。如果 AVS 密钥被泄露,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这也会影响运营商或 AVS 的整体“吸引力”。

这里,需要对机制设计进行额外的评估。运营商在创建后不应该有“切换类型”的选项。相反,应该有一种方法来识别被泄露的(恶意的)运营商,并在价值最终落入他们手中时重新重新分配价值,以及持续的监控等。

虽然销毁资金会容易得多,但重新分配更公平,但它需要额外的复杂性。

修复不良的重新分配

从一个角度来看,最大可提取价值 (MEV) 可以被视为无害的用户和 LP 无缘无故地被罚没。当用户想要交换资产时,他们可能会被抢先交易或夹击,导致更差的输出(价格)。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他们正在被罚没,因为他们向系统(DEX)提交了 stake(要交换的资产),持有它一段时间(交换时间),最终收到的却比他们应该收到的少得多。

这里有两个核心问题:

  • LP 无缘无故地被罚没(他们没有恶意行为)。

  • 用户无缘无故地被罚没;他们没有恶意行为,甚至不打算赚取任何东西或为系统做出良好行为,他们只是希望他们的行为能够被执行。

在这里,价值被提取和重新分配,从而奖励了剥削者,而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的各方却受到了惩罚。

  • 对于用户来说,通过某些排序规则(如 Arbitrum Boost),这个问题更容易修复。

  • 对于 LP 来说,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因为他们通常是 LVR(损失与再平衡)的受害者。

这可以用销毁来解决吗?

销毁可以为所有 token 持有者提供广泛的好处,而无需特别补偿因套利活动而遭受直接损失的 LP。从技术上讲,它可以通过销毁来解决,一旦利润被销毁,套利将不再有任何动机。

但是,一旦提取了套利利润,就很难识别这种套利:虽然链上交易是可见的,但 CEX 数据并没有显示交易者的确切地址。

在这种情况下,糟糕的重新分配设计可以通过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排序来修复,在这种情况下,LP 可以捕获原本会损失给剥削者的价值。这是 Angstrom 实施的解决方案之一,并且运行良好。

在这个特定的 MEV 案例中,重新分配和销毁都不是可行的选择;它们只能解决症状,而不能解决根本原因。必须在基础层面进行更改。

销毁可能比重新分配更好的情况

我们想指出的是,重新分配并不是总能取代销毁的神奇药丸。当不涉及罚没(第一阶段)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销毁资金是机制设计的关键特征。

我们可以以 BNB 为例,BNB token 每季度都会被销毁,这是这种通货紧缩 token 经济模型的核心特征。在这里,无法实施重新分配,因为这是一个既不涉及剥削者也不涉及受害用户的过程。

在 ETH 的设计(EIP-1559)中也会发生类似的过程,其中基本费用会被销毁,从而产生通货紧缩效应。考虑到以太坊的机制设计,在网络拥塞期间,费用可能会变得非常高,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与其销毁,不如将基本费用重新分配给金库基金,以补偿网络拥塞期间的部分费用。但是,缺点多于潜在的优点:

  • 重新分配费用可能会稀释通货紧缩效应,并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 token 价值。

  • 资金错配和收入减少(基金应该优先资助哪些交易?当用户可以获得资金补偿时,支付优先费用是否有意义?等等)。

  • 如果你知道你的费用将获得资助,那么垃圾邮件和造成更多拥塞可能会更容易。

  • 假设将以太坊的基本费用重新分配给 staker 可能会激励验证者优先处理高费用交易,而忽略那些没有获得资助或提前支付的交易。

还有很多其他案例,但最主要的一点是重新分配不是万能药。如果销毁是独立发生的(没有事先的罚没),那么几乎没有理由用重新分配来代替它。

所以呢?

最终,我们想指出的是,在不涉及事先罚没的情况下,重新分配通常比销毁效果更差,而在涉及罚没的情况下,重新分配通常比销毁发挥更好的作用。

激励一致性问题是加密领域中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常会因协议而异。如果经济价值直接有助于系统的安全性或其他关键因素,那么最好不要破坏这种价值,而是找到一种方法将其正确地重新分配给那些诚实行为的人,从而激励公平和诚实的行为。


  • Hazeflow 是一家区块链研究公司,在研究、分析以及技术、产品和教育材料的创建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 我们与难以清晰且有意义地解释其复杂产品的区块链团队(尤其是复杂技术团队)合作。

  • 原文链接: research.hazeflow.xyz/p/...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Hazeflow
Hazeflow
A blockchain research fi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