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ss 是一种基于意图的跨链互操作协议,其模块化架构通过三个独立的层次提供用户和应用的安全保障。这种设计使各层之间可以解耦,用户无需承担风险,第三方中继者负责执行意图并快速结算,从而实现高效且安全的跨链资产转移。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桥的概念及其工作机制,解释了跨链桥如何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资产和数据转移。文章详细描述了多链桥的几种分类,并分析了其风险与安全考虑,为希望学习区块链互操作性的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南。
RGB++中的Cell模型以及L1和L2交易是什么? RGB++是如何不依赖跨链桥实现"资产跨链"的?
一个极简的layerzero入门教程
Across V3 是首个基于意图的跨链互操作协议,为开发者提供了无缝的用户体验。V3引入了新特性,包括Across Settlement,作为模块化的跨链意图结算层,以及Across+,这使得DApp本地支持跨链意图成为可能。通过优化验证机制,Across V3解决了用户在多链环境下的用户体验问题,确保快速、安全且经济的跨链操作。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targate Finance的世界,探索其复杂的功能、特性以及通过 Chainbase 提供的宝贵数据集。特别是这个DeFi数据集使我们能够无缝地获取交易数据。
目前,部署在多个区块链上的应用程序面临着资产、流动性和用户的碎片化问题。通过Chainlink CCIP,开发人员可以完成通证和任意信息的跨链传递,实现跨链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创建,这些应用程序由部署在多个不同区块链网络上的智能合约组成,彼此互操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应用。
每个区块链都是一个完整的数字环境,其中所有应用程序都通过底层网络连接。但随着区块链网络的不断增加,以及区块链之间缺乏连接,人们对跨链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以提供用户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
LayerZero白皮书中文版(非官方,个人,机翻+校正)
综述跨链桥这个细分赛道中出现的安全事件,并选取三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从错误中学习,进而更好的启发在未来跨链桥设计以应用上需要关注的要点。
状态证明是解决各个区块链数据割裂的问题的良药。
探究跨链协议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分析了2022年8月Nomad Bridge的黑客攻击事件,该事件导致190万美元的资金被盗。文章详细探讨了攻击所利用的智能合约漏洞以及攻击的过程,包括如何构造恶意消息以实现资金转移的技术方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 Wormhole 如何防止 VAA 重复攻击,确保每个 VAA 只能成功使用一次。文章详细介绍了在 Solana 和 Ethereum 上的实现机制,包括如何利用全球标记保持已完成的 VAA 的唯一性,从而防止恶意用户通过重复使用相同 VAA 来窃取代币。
本文详细介绍了Wormhole跨链桥如何确保桥接代币的正确性,包括代币信息验证、注册流程、代币数量的处理等核心机制。通过阐述Token Attestation和相关智能合约函数,文章深入解析了Wormhole确保不同链之间代币一致性的技术原理。
本文探讨了 L2BEAT 对于跨链应用共享安全模型与孤立安全模型的分析与实验结果,指出孤立安全模型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应用程序可以随意定义安全政策,将给用户带来额外的风险。结尾提到 L2BEAT 将对使用 LayerZero 的每个应用进行安全风险警告,并呼吁更广泛的安全模型讨论。
这篇文章重点讨论了 Wormhole 跨链桥中验证 guardian 签名的机制,分别针对 Solana 和 Ethereum 平台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确保签名的有效性,防止伪造,以及如何应对恶意签名者的攻击。文章还包含了一些代码示例和程序流程图,进一步说明技术实现。
本文详细探讨了区块链桥的安全性和信任假设,强调了跨链消息协议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的桥接类型和其相关的智能合约风险,作者指出了在当前多链环境中,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所需的安全措施, 引发对跨链桥接安全性深入的思考。
跨链通信有何风险、现在和未来如何,尤其是LayerZero出现之后可能的道路。 跨链设计领域还没有明显的赢家。我们预计在IBC/LayerZero之后会看到进一步的迭代。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379 篇文章,1038 学分
67 篇文章,503 学分
209 篇文章,390 学分
117 篇文章,358 学分
145 篇文章,319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