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L2的采用,以太坊引入了一系列blob架构的增量变化,旨在扩展blob的数量。Fusaka网络升级引入PeerDAS,通过数据可用性采样提高吞吐量。未来的Glamsterdam升级将进一步迭代PeerDAS设计,采用更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逐步增加blob数量、优化带宽利用率等方式,在保持以太坊核心价值的同时,实现安全的数据可用性扩展。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启动“万亿美元安全”计划的第二阶段,重点关注用户体验(UX)问题,旨在提高以太坊钱包的安全性,解决盲签问题,并帮助开发者避免部署有漏洞的代码。该计划将通过协调钱包的最低安全标准、促进交易解码、创建智能合约漏洞数据库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基于零知识证明(ZK)的 Rollup 的安全机制,旨在应对验证通过但实际上无效的提案。该机制利用证明系统的完备性,允许诚实参与者通过提交正确提案来挑战无效提案,从而发出链上信号,表明证明系统存在缺陷,并触发 Rollup 进入安全模式。此外,文章还提供了一个概念验证,并概述了在 OP Stack 中集成该机制的潜在路径。
以太坊基金会重组研发团队,专注于Scale L1、Scale Blobs和Improve UX三大战略目标。近期,以太坊主网的gas limit已提升至45M,目标是达到100M以上。历史数据过期项目减少了节点的数据存储空间,正在考虑在Glamsterdam升级中引入Block-Level Access Lists (BALs), 此外,zkEVM验证客户端的prototype正在开发中。
本文讨论了以太坊通过实时零知识证明(ZK proofs)来解决扩展性瓶颈的方案,提出了去中心化证明者网络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zk-boost”中继实现提议者-证明者分离,使区块构建者能够访问最具竞争力的证明者,从而提高以太坊的 gas 限制并实现 L1 层的扩展。同时,文章也探讨了选择证明者的方式,以及与 MEV 相关的考虑因素。
以太坊迎来了10周年,提出了“精简以太坊”的愿景,旨在未来10年实现极致性能与安全和去中心化的结合,通过下一代密码学技术解决扩展性和抗量子计算问题,包括精简共识、数据和执行层,并采用基于哈希的密码学作为基础。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正在积极推进 Fusaka 升级,该升级旨在降低 L2 交易成本并提高数据可用性,目标是在年底前发布。同时,他们也在为下一个升级 Glamsterdam 选择核心功能,并考虑 Gas 限制增加和历史过期等问题,社区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反馈。
该文章研究了以太坊发行曲线变化对不同类型质押者决策的影响,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发行计划对质押市场去中心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发行量可能加剧竞争,降低solo staker的市场份额,增加中心化质押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此外,模型预测solo staking的盈利能力会降低,可能威胁其长期可行性。
该文档是2025年第二季度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的资助分配报告,详细列出了各个类别(社区与教育、共识层、密码学与零知识证明、开发者体验与工具、执行层、通用研究、Layer2、其他、协议增长与支持)的资助项目、接受者、项目描述以及联系方式。总共资助金额达8,374,108.64美元,旨在支持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质押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质押者如何应对协议变更和市场事件,以及这些行为对网络去中心化的影响。通过代理人建模和事件分析,研究发现改变发行政策本身可能不足以显着影响质押分配或促进更大程度的去中心化,而长期协议变更和基本市场转变对质押行为具有更显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