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深入探讨了以太坊协议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The Surge”阶段的扩展策略,重点介绍了Rollup-centric路线图、数据可用性采样、数据压缩、Plasma架构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提高以太坊L1和L2互操作性和扩展性的目标。
解读下一代以太坊 Layer2(II): Booster Rollup
假设我们有两种 rollup 解决方案 A 和 B,Alice 想要用 rollup A 上一定数量的代币来换取 rollup B 上同样的代币。已经有人提出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 rollup A 和 B 都是完全支持智能合约时,那么就可以去中心化地实现这个假设。然而这篇文章提出的是,当仅有 rollup B 完全地支持智能合约时 (且 rollup A 只能处理简单交易) 如何实现跨 rollup 转账。
Vitalik 提出了以太坊的扩容路线图,并对 rollup 的具体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详解 EIP-4488 减少 CALLDATA 开销的利弊
本文介绍了以太坊通过EIP-4844引入的Proto-Danksharding,旨在降低数据可用性成本。
Based Rollup 使用 L1-排序的 Rollup ,将获得来自L1 排序的超级力量
文章讨论了以太坊的二层扩展协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特别是对比了Plasma、状态通道和新型的ZK Rollup与乐观Rollup技术,分析了它们在数据可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挑战与优势。
我看到 OptimismPBC 上部署的 Uniswap 的快速确认功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但这是如何做到的?用户可以放心使用吗?只靠一个定序器提供确认难道不会威胁到去中心化吗?让我来一一为你解答。...
Rollup 是一种 Layer 2 扩展解决方案,通过将大量交易数据打包(rollup)并提交到以太坊主网,以提高交易吞吐量和降低交易费用
本文总结了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执行会议186的内容,重点讨论了Pectra Devnet 0的准备工作、EIP 3074的实施,以及以太坊向“rollup-centric”路线转型背景下的治理变更。会议还讨论了其他可能纳入Pectra升级的EIP,以及EIP和rollup改进提案(RIP)流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以 EIP-1559 的原理对 rollup 经济的开销与收益进行解构,探索 L2 的经济学
Hyperlane 提出了“无需许可的互操作性”概念,旨在解决当前跨链互操作性领域存在的中心化和限制问题。通过允许任何区块链、应用链或 Rollup 自行部署互操作性功能,Hyperlane 旨在加速新链的采用,释放更多流动性,并消除现有互操作性方面的障碍。Hyperlane 具有无需许可的部署、模块化安全性和 Warp Routes 等功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zkSync 有其非常优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而其中的很多不足是 Layer2 网络所共有的问题和挑战。
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在reddit论坛进行了第五次AMA,主题包括以太坊2.0创世和路线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