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 stark: perspective from a new stark
本文介绍了SP1 zkVM的设计原理,重点分析了zkVM如何执行用户程序,并生成零知识证明。文章详细解释了zkVM的编译器、指令集架构、以及证明系统的核心代码实现,帮助读者理解这一前沿技术的运作机制。
第1,2,3代STARK证明系统位宽分别为252,64和32bit,编码效率虽有提高,但仍有浪费空间;Binius直接对位操作,编码紧凑高效,很可能是未来的第4代STARK。
重要‼️Stark101虽然是希望成为任何软件工程师的入门教程,但是ZK确实有太多不得不说的概念,不过,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最少公式的方式来讲解。所以,Start101绝对不会教会你如何成为数学大师,其目的在于让你轻松的理解Stark的逻辑。但是你需要遵守以下规则:任何标题开头为附加内容
计算轨迹是 Stark 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但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但是在章节开始之前,你需要必须 🚨掌握以下前置知识:
低度拓展(LDE)是Stark中用于提高安全性的一个步骤,通过把多项式的域拓展到更大的域,从而提高计算的安全性。
承诺(Commitments)是Stark中用于去除需要交互验证的步骤,通过将Trace的值进行默克尔树构建,从而获得虚拟的交互验证。
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第二层(L2)扩展方案中的欺诈证明(Fraud Proofs)和有效性证明(Validity Proofs)的区别,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了它们在应对51%攻击时的表现。
本文详细介绍了STARK的实现,特别是通过Python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MIMC函数生成STARK证明。文章深入讨论了STARK的计算复杂性、验证过程及其在零知识证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