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服务性能狂飙!从 56 到 10000 的逆袭,我是如何做到的?

  • King
  • 发布于 20小时前
  • 阅读 84

性能困境:从“病秧子”到“逆袭之战”家人们!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这段燃到炸裂的Rust服务性能攻坚史!整整一周,我像着了魔一样泡在代码里,终于完成了一次堪称“奇迹”的性能飞跃!起初,这个Rust服务就像个“病秧子”,每秒只能写入56条数据,这性能简直让人抓狂!但我偏

性能困境:从 “病秧子” 到 “逆袭之战”

家人们!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这段燃到炸裂的 Rust 服务性能攻坚史!

整整一周,我像着了魔一样泡在代码里,终于完成了一次堪称 “奇迹” 的性能飞跃!

起初,这个 Rust 服务就像个 “病秧子”,每秒只能写入 56 条数据,这性能简直让人抓狂!

但我偏不信邪,一头扎进深夜 1 点的代码战场。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代码,大脑飞速运转,不断尝试架构重构和算法精调。

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累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清晨 6 点又满血复活,开启新一天的思维重启。

极限挑战:地狱难度下的性能困局

这次挑战的条件堪称 “地狱难度”——“每秒 10 条请求上限、500 条数据总量、10 节点并发”,理论计算的 5 秒极限就像横亘在面前的巍峨高山,看似难以逾越。

网络拥塞、资源争用,每一个问题都像拦路虎,让人焦头烂额。

但我心里憋着一股劲,越是艰难,越要迎难而上!

破局之道:硬核优化手段大揭秘

在这场与性能的博弈中,每一个优化手段都是破局的关键。

微调 tokio 的 channel 参数,就像给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重新规划车道,让数据能更有序、高效地流动;

增加线程,如同为繁忙的生产线增添更多工人,并行处理大量任务,大大提升了处理速度。

缓存引入更是一招妙棋,通过预先存储常用数据,减少了频繁访问底层资源的开销。

而在缓存工具的选择上,果断放弃了 flurry,采用 moka 和 dashmap 混合使用的方式。

moka 强大的内存管理和高效的缓存淘汰策略,搭配 dashmap 出色的并发性能,让缓存系统既稳定又快速,为性能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荣耀时刻:性能奇迹终达成

经过无数次的调试、优化、再调试,奇迹真的发生了!

现在,这个 Rust 服务实现了每秒 10000 条数据写入的惊人突破!

不仅如此,在面对那近乎苛刻的条件时,原本看似不可能达到的 5 秒极限,不仅精准触达,还以超越预期的 4.X 秒完美收官,直接刷新了性能纪录!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满心只有自豪与兴奋。这一路的艰辛与坚持,终于换来了最耀眼的成果!

Rust 的魅力在这次攻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用实力证明,只要肯钻研、敢挑战,性能的提升没有上限!

如果你也对 Rust 技术感兴趣,或是正在为服务性能发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咱们一起在技术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创造更多的奇迹!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King
King
0x56af...a0dd
擅长Rust/Solidity/FunC/Move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