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区块链桥的概念、分类以及不同类型桥的优缺点。文章根据桥的工作方式、连接对象以及资产转移机制,将桥分为信任桥、非信任桥、L1/L1桥、L1/L2桥、锁仓/铸币桥、销毁/铸币桥、原子交换桥等类型,并探讨了各种桥在互操作性三难困境中的权衡。
对现有桥的分类
在过去的十年里,加密生态系统发展迅速。自从 2008 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以来,这个领域出现了巨大的创新,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几乎是主流的采用。虽然加密领域的每一年都是独特的,但 2021 年以人们对加密技术看似无限的未来的兴趣改变了生态系统。
2021 年是 L1 的一年——这导致许多人预测加密技术的未来将是多链的,而不是许多人在这些区块链兴起之前所持有的赢者通吃的立场。然而,随着不同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加,现在需要关键的基础设施来连接它们。这就是区块链桥发挥作用的地方。
以太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他链正在增长(数据来源:DeFi Llama)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
让我们开始吧!
区块链桥的工作方式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桥梁类似。然而,加密货币中的桥梁不是连接物理位置,而是连接两个不同的区块链。这种连接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桥梁,区块链就是孤立的环境,无法相互通信。这是因为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治理机制、原生资产和数据,这些规则、治理机制、原生资产和数据与其他区块链不兼容。然而,在两个区块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有可能在它们之间转移加密资产和任意数据。因此,桥梁是加密生态系统中互操作性的关键,并且是使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彼此兼容所必需的。
让我们举个例子:
Alice 在以太坊主网上有 ETH,并且希望在 Avalanche 上使用它。这两个链都有自己的协议、规则、社区和共识机制,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实现互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些东西介入,并提供一种将信息从以太坊主网传递到 Avalanche 的方法。为此,Alice 很有可能通过区块链桥转移资产,以便安全地将 ETH 从以太坊主网转移到 Avalanche。使用该桥,Alice 将能够将以太坊上的 ETH 转换为 Avalanche 上的 wETH。
将 ETH 从以太坊主网桥接到 Avalanche(ETH 到 wETH)
桥梁本质上实现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信。就像复杂的数学问题一样,当你查看加密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桥接解决方案时,你会发现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实现区块链之间的通信。桥梁有不同的设计,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权衡,因此,在可以使用哪个桥梁在两个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方面,有大量的选择。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一下通信是如何工作的。
桥梁通过在两个区块链之间建立通信渠道来工作。在理想的世界中,区块链可以直接相互通信,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区块链不存储另一个区块链的状态。
让我们举个例子:
以太坊上的一个 dApp 想要与 Solana 上的一个 dApp 进行通信。由于以太坊和 Solana 之间的信任边界,它们不能简单地相互通信。这些信任边界包括但不限于:
对于这两个区块链来说,接收来自另一个区块链的消息就像与他们一无所知的外部世界互动一样。因此,无法建立信任来验证这些消息。
理想世界与现实
此外,区块链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发送消息。也就是说,在一个通道上只有单向通信。一个区块链可以在一个通道上向另一个区块链发送消息,但是另一个区块链无法在同一通道上回复并确认已收到该消息。
为了在区块链之间建立信任并使双向通信成为可能,我们需要一些中间的东西,一些可以弥合这些区块链之间差距的东西。这就是区块链桥使不仅可以在不同区块链之间传输消息、数据和资源,而且还可以实现跨链资产转移的原因。这改变了一切,因为区块链不再局限于单向通信,因为桥梁使它们能够与其他区块链来回通信。
桥梁使用不同的机制或参与者,这些机制或参与者在区块链之间扮演验证者的角色,以实现通信并克服信任边界。如果没有这些链下参与者,区块链之间的通信将是不可能的。
然而,有了这些充当两个区块链“中间人”的链下参与者,信任边界就可以被克服,并且通信成为可能。
验证者的角色是桥梁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因素。本质上,一些桥梁使用受信任的系统,而另一些桥梁使用非信任的验证者系统。此外,由于加密生态系统中的互操作性三难困境,我们看到了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互操作性三难困境指出,“互操作性协议或桥梁只能具有以下三个属性中的两个:
根据无需信任、可扩展性和通用性映射桥梁。
此外,Arjun Bhuptani 在他的文章中根据验证方式将桥梁分为原生验证、外部验证和本地验证系统。不同的桥接解决方案侧重于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不同因素,并且具有各自的优势和权衡。因此,存在具有独特价值主张的各种桥梁设计。
以上几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不同的桥梁设计。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桥梁是因为它们连接的内容和它们的主要用例。我们将在“基于功能的桥梁分类”部分中进一步探讨这一点。
虽然所有区块链桥梁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信),但是它们实现通信的方式各不相同。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桥梁通常可以分为:
让我们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机场安检处。有两种类型的检查站:
人工检查站是信任桥。
它们依赖于受信任的第三方,也就是说,依赖于官员进行运营。用户必须放弃对其资产的控制权。
人工检查站是信任桥
自助办理登机手续是无需信任桥。
它们通过技术消除官员的角色,并使用户能够控制自己的资产。
自助办理登机手续是无需信任桥
除了工作方式之外,桥梁还可以根据连接的对象分为以下几类:
让我们举个例子:
在 Haseeb Qureshi 描述区块链为城市的思维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桥梁就像连接不同城市的道路。根据连接的对象,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国道是 L1<>L1 桥。
如果以太坊是纽约市,而 Avalanche 是芝加哥,则 Avalanche Bridge (AB) 是连接这两个城市的国道。
国道是 L1 <> L1 桥。
省道是 L1/L2 <> L2 桥。
如果像 Arbitrum 和 Optimism 这样的 L2 和 rollup 是以太坊上的两座摩天大楼,也就是说,在纽约市,Hop Protocol 是连接它们的省道。
省道是 L1/L2 <> L2 桥
桥梁也可以根据它们用于跨链转移资产的机制进行分类。通常,根据它们转移资产的方式,桥梁分为以下几类:
让我们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正开着车从 A 市前往 B 市,这两个城市由一座桥梁连接。当你到达桥梁,准备离开 A 市前往 B 市时,你有 3 种选择来过桥:
锁定 & 发行 桥
2. 要离开 A 市,你必须销毁你的汽车,作为回报,你将在 B 市获得一辆相同的汽车。当你返回 A 市时,将再次遵循相同的流程——你必须在 B 市销毁你的汽车,你将在 A 市获得一辆相同的汽车。这类似于桥梁使用的销毁和发行机制。
销毁 & 发行 桥
3. 在 A 市将你的汽车换成 B 市的另一辆汽车。当你想返回 A 市时,你可以再次遵循相同的流程——在 B 市将你的汽车换成 A 市的另一辆汽车。这类似于桥梁使用的原子交换机制。
原子交换
上面提到的分类非常广泛地区分了桥梁。当根据桥梁的使用方式(也就是它们的功能)查看不同的桥梁类型和设计时,事情可能会变得复杂。根据功能,桥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刀切的方法不适用于桥梁。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为特定用例所做的权衡——每座桥梁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正如我们从互操作性三难困境中学到的那样,所有桥梁都必须在无需信任、可扩展性或通用性之间做出选择。
多链时代已然来临。今天,我们有超过 50 座独特的桥梁纵横交错于加密世界。在 Li.Finance,我们的目标是完全抽象出桥接资产的复杂过程。我们希望用户和开发人员专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无限潜力,而不是深陷于解读各种类型的桥梁之间差异的细节中。
我们已经与最聪明的人才合作,并致力于构建市场上最好的抽象和聚合解决方案。如果你是区块链网络、桥梁构建者或 dApp 开发人员,请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努力!
喜欢阅读我们的研究吗?请为该博客鼓掌并向我们表示支持!
要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信息,
- 原文链接: blog.li.fi/what-are-bloc...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