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授权是代币交互的前提,但无限授权可能带来巨大风险。本文介绍授权机制、撤销授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分仓、定期检查、限额授权等方法,降低资产被盗的可能性。
作者:Henry 🔨 本文是《Web3 敲门砖计划》的第 15 篇(计划共 100 篇)
初衷: ❤️ 不是“我教你”,而是“我们一起搞懂” ❤️ 不堆术语、不炫技,记录真实的学习过程
适合人群: ✅ Web3 初学者 ✅ 想转型到 Web3 的技术 / 内容 / 产品从业者 ✅ 希望用碎片化时间积累系统认知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点赞(❤️)+ 收藏,一起学习、彼此交流 🙌
在 Web3 世界,绝大多数代币交互都需要先“授权”(Approve)给智能合约。授权的意义是允许某个合约在区块链上代你操作你的代币。 但很多用户不知道,一次不当授权,可能让你的资产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转走。
以 ERC-20 代币为例,钱包中的代币默认只有你自己能转账。
如果一个 dApp 想帮你花代币(比如去交易、质押),你需要先用 approve
方法告诉代币合约:
“允许某个合约地址代我转走 X 数量的代币。”
这个授权是直接写在链上的,一旦生效,合约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 transferFrom
从你的钱包转走代币(前提是合约代码这样做)。
为了方便,很多平台会让用户一次性授权一个无限额度(uint256 max
),这样你以后每次交易都不需要重新授权。
这虽然减少了交互步骤,但风险巨大:
链上授权并不会自动失效
,即便你早已不再使用某个 dApp。
因此,你需要主动撤销无用或高风险授权。
撤销授权的方式是调用 approve
,将授权额度设置为 0(或使用专门的 Revoke 工具)。
链上授权是 Web3 交互的基础机制,也是很多安全事件的源头。 授权时多一份谨慎,撤销时多花一分钟,可能就能避免一次全仓归零的悲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