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Jimmy Song撰写的关于如何为Bitcoin Core做贡献的指南,面向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参与比特币开发的开发者。文章详细介绍了贡献流程、所需技能、环境搭建、测试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代码审查。强调了谦逊、学习和耐心在贡献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新手从评审和测试他人代码开始,逐步提升自己的贡献能力。
本文探讨了使用时间锁来重新设计比特币冷存储的方法。通过利用 BIP65、BIP68、BIP112 和 BIP113 引入的时间锁功能,结合预先签名的交易(TST)和硬件签名设备,可以创建多层级的风险缓冲策略,提高交易所等服务机构的安全性,并减少被盗风险。文章还提到了未来默克尔抽象语法树(MAST)和隔离见证(SegWit)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冷存储策略的隐私性和效率。
本文介绍了管家通道(hosted channels),它与普通闪电网络通道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不能在链上执行,开启管家通道无需使用比特币交易,是一种托管通道。相比完全托管钱包,管家通道收付款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更高。管家通道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将新用户引导至闪电网络,因为不需要提交通道充值交易上链。
本文介绍了 Lightning Rod 技术,旨在解决传统闪电网络支付中收付款双方必须同时在线的问题。通过引入一个名为“Rod”的节点,Lightning Rod 允许用户异步完成闪电网络支付,改善用户体验,使闪电网络更易于使用,并向主流化迈进。
本文介绍了 Drivechain 方案,通过引入侧链的方式,在不改变比特币主链规则的前提下,扩展比特币的功能,借鉴其他加密货币的优点,并解决比特币安全预算问题。文章还探讨了侧链产生交易费以支持比特币安全预算的可行性,并列举了未来可能被纳入比特币的侧链类型。
本文深入探讨了比特币的可编程性,阐释了比特币编程的特点和局限性。通过闪电网络(LN)和谨慎日志合约(DLC)两个范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比特币可编程性的特点以及突破其局限性的方法。同时,文章也解释了比特币开发者限制可编程性的理由,以及这种限制对比特币网络参与者的保护。
本文回顾了比特币历史上19次共识规则的变更,重点分析了其中几次导致链分裂的事件,如2010年、2013年和2015年发生的链分裂。文章详细介绍了每次变更的内容、类型(软分叉或硬分叉)及其结果,并探讨了对硬分叉定义的理解及2015年链分裂事故的具体原因。
本文作者Jameson Lopp探讨了比特币是否发生过硬分叉的问题,并分析了比特币历史上的一些共识变更。作者认为,虽然比特币有过一些不兼容的协议更改,但只有一个是真正的永久硬分叉,发生在比特币诞生3年后,且比特币在共识变化方面非常保守,对节点运营者比较友好。
本文由BitMEX Research的Gleb Naumenko撰写,探讨了闪电网络中通道阻塞攻击的缓解方法。通道阻塞是指攻击者通过给自己发送虚假支付,并阻止支付完成来占用路由节点的转发能力。文章讨论了短期修复和长期协议改进等解决方案,并强调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本文对比了闪电网络和Liquid网络这两种比特币Layer-2支付解决方案。闪电网络适用于小额支付,具有即时结算的特点,但存在通道容量限制和隐私性问题。Liquid网络适用于中等至大额交易,通过侧链实现,速度快于比特币主链,并提供更高的隐私性,但需要信任联盟成员。两种方案互补,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