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没有谁是谁的杀手,比特币、以太坊、Arweave 未来各有分工。
为什么它的共识机制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命名呢?(我之前用的是限速版 SPoRA 机制来命名)。带着这个问题,我与 Arweave 官方的核心共识机制工程师作了深度的讨论,得知 SPoRes 简洁复制证明其实就算是 Arweave 2.6 的共识机制名称。
为了让加密行业的开发者、研究者乃至投资者更加深入的了解 AO,PermaDAO 邀请到了两位 AO 的奠基者,针对 AO 的缘起、演进和未来愿景进行了一场关于 AO 的深度谈话。
Arweave 的AO学习 - 架构
Arweave是主打永久存储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但它有特色的是PermWeb层的引入,让它有可能成为未来web3世界的计算机。(它最新的AO就印证了这一点,本文还没研究AO) 本文主要来自Arweave官方文档的翻译和摘取,时间:2023.10
聊聊关于 AO 的争议点和 AO 提供的弹性验证。
AO的核心在于它不仅仅增加了可验证计算的数量,而且实现了任意量级的可验证计算,通过构建三个不同的子网络以及以 Arweave 为基础层,实现了高度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特立独行的 Web3 基础设施设计范式——存储共识范式,即 SCP。 它与 Rollup 的目标相同,但实现方式上却存在较大差异,相比 Rollup,它在落地简易度以及与Web2平台衔接的难易度上,可行性很高。
玩铭文的朋友,肯定经常听到「索引」这个词。无论是项目方,还是技术大佬,在铭文语境中,都经常用到这个词。它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铭文的存在,除了依赖区块链,还会依赖索引?
铭文又双叒起飞?! 思考一下铭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它与区块链扩容有什么联系呢? 本文以小白都能懂的表述,带你深入解析铭文的底层技术与原理,以及铭文与 Rollup、SCP 等扩容方案的对比,让你了解这场铭文爆发的本质……
近日,Mind Network 宣布推出跨时代的新跨链桥——零信任跨链桥,可将传统资产和加密资产链接到一起,将 Web2 和 Web3 绑定至一路,打通任意资产的流动性,共同构建符合下一个时代的自由之桥。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是一种无需中心化金融机构参与的交易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提供交易服务。与中心化交易所不同,DEX 无需通过订单簿来撮合交易,而是直接从流动性池中兑换所需资产。DEX 之所以能如此便捷地交易,是因为引入了 AMM 算法模型。
Permaweb 是一个不可变、去中心化的网络,在全球性、去中心化的网络上提供了永久性的网络存储能力。
跨链技术是区块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最新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MEV(最大化可抵御价值)是指在区块链交易中,由于交易顺序和区块打包的方式,导致矿工或其他参与者有机会以不公平的方式获得额外的价值。这种额外的价值主要来自于交易顺序的调整,包括交易顺序的重排序、交易的前运行和后运行等。
在 Web3 领域,Sarcophagus 项目采用了一种类似的运行机制——失能开关。失能开关(Dead Man's Switch)这个概念源于 1918 年纽约地铁的脱轨事故,因为缺乏经验的司机误操作而酿成的惨剧。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失能开关作为一种紧急系统被引入。
Arweave 仍然是更好的 DePIN 选择,我们基于 A16Z 的思考和 Solana 项目的实践出发,认为当下的 DePIN 仍在持续演进当中,SCP Ventures 在投资 Starpower 之时便认识到当前的 DePIN 仍困在 DeFi 的逻辑中,认为公链模式才是最优解...
PermaDAO 将从各类 DEX LP 的机制入手,逐步为大家解密 DEX 的完整运作模式,重点在于介绍 Permaswap 的独特优势,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将为大家从宏观上建立对各类 DEX LP 机制的整体认知。
我是 Tom,是 Forward Research 的驻点创始人,也是 Stamp Protocol 和 Universal Content Marketplace 的主要开发者。我很自豪地说我是 Permaweb Pioneers 的一员。
相比马基雅维利的积极有为,如果强调 DAO 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似乎并不合时宜,因为无论何种名义的组织,都会诞生出成文的、不成文的管理规定,形成法定的、习惯性的领导或积极人群...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86 篇文章,1518 学分
48 篇文章,202 学分
7 篇文章,167 学分
4 篇文章,158 学分
103 篇文章,152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