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迥异的分布式账簿技术(DLT)协议既没办法交互,也没办法与DLT以外的系统连接。以Chainlink为主导的互操作性协议正在成为行业中标准化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安全的去中介化交互。
本文分析了MEV-Boost对以太坊重组的影响,发现非MEV-Boost用户平均包含更多blob,而MEV-Boost用户重组概率较低。文章还对比了不同构建者和中继的blob包含率,指出Rsync-Builder和Flashbots的blob包含率较低,并呼吁进一步研究PeerDAS和降低非MEV-Boost用户的重组率。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IBC协议中的通道可升级性特性,解释了它的必要性、设计概述以及访问控制机制。通过通道可升级性,链可以更新其应用模块而无需创建新通道或进行网络升级,从而保持现有通道的状态和流动性。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适合对区块链通信协议感兴趣的开发者。
本文深入探讨了 mev-boost 的设计和信任假设,解释了其如何作为合并准备的 PBS 解决方案运作。讨论了中继、区块 withholding 攻击的风险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中继监控和电路断路器,以避免以太坊的活跃性风险。
本文深入探讨了提议者-建造者分离(PBS)的概念及其在以太坊中通过MEV-Boost的实现,旨在缓解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档描述了Relay Monitor(RM)的设计,旨在监控MEV-Boost生态系统中Relay的行为和性能。RM通过收集公开数据以及从Proposer处获取的信息,来检测Relay的故障类型(包括Bid故障和Payload故障),并计算Relay的评分卡,以便Relay Mux软件可以根据这些评分来决定使用哪个Relay。同时讨论了如何处理故障,以及隐私问题。
本文档介绍了 OpenZeppelin Gas Station Network (GSN) 库,它提供了一组合约,允许合约通过 GSN 被调用,实现 gasless 交易。
该UMIP (UMA改进提案) 定义了Across V3的协议规范更新,旨在改进跨链桥接的功能,包括支持用户和中继者之间有时间限制的协议,使第三方能够使用Across作为高效的跨链结算系统,允许在未完成中继的情况下直接在原始链上退款,并降低中继者的风险。此次更新需要更新ACROSS-V2价格标识符的规范,以便UMA DVM验证Across v3提议的结算包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