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智能合约中微小bug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通过NASA火星探测器和ESA火箭的案例,说明了即使是简单的错误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文章还分析了一个智能合约审计中发现的实际案例,强调了在智能合约开发中进行严格测试和审计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Nomad桥的漏洞及其被黑的原因,强调了未审计代码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介绍了一项新工具——审计覆盖追踪器,该工具旨在提供DeFi协议代码的审计状态信息,从而帮助开发者和用户避免类似的安全问题。
文章讨论了GPT-4在智能合约审计中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识别关键漏洞方面的失败。通过实例合约展示了函数中的输入验证缺失,以及GPT-4未能检测到这一漏洞的实验结果,强调了对重要金融代码的审计仍然需要人类专家的参与。
本文探讨了智能合约审计中任意调用(Arbitrary Calls)的风险,指出合约若存在任意调用,则不应包含 transfer/transferFrom/approve 等操作,否则可能导致代币被盗。文章还列举了需要检查的要点、安全假设以及应对措施,强调了防范利用任意调用漏洞的重要性。
本文是2025年5月26日的 Governance Review,概述了Optimism、Arbitrum、Uniswap、Hop、Polygon、Starknet、Everclear、Wormhole、Lisk、ZKsync 和 Scroll 等多个区块链项目的治理动态,包括提案讨论、投票活动、审计计划、社区活动以及财务报告等,旨在提供全面的治理进展概览。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合约审计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Dedaub在智能合约审计领域的方法论和案例研究。强调了智能合约审计在确保区块链应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Dedaub如何结合学术严谨性和黑客的实践能力来深入研究智能合约代码,为以太坊基金会、Chainlink 和 Coinbase 等领先区块链客户提供服务。
本文讨论了Zellic收购Code4rena的影响,强调这一举措将改善客户的安全审计体验。文章介绍了两种审计方法—咨询审计和竞争审计,强调结合这两种方法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多个审计报告,提供了如何识别和解决智能合约漏洞的实用技巧,强调深度分析和验证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AI在零知识电路和应用程序中发现漏洞的能力,zkSecurity开发了一款名为SnarkSentinel的AI驱动的ZK审计工具。
本文介绍了MixBytes团队推出的Soul Bound Token (SBT),这种独特的不可转让代币用于验证审计师资格并追踪其在MixBytes Camp审计竞赛平台上的表现。SBT不仅是审计师的身份象征,还提供公开的可验证记录,提升了审计行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这篇报告是zkSecurity对Penumbra主要电路的审计结果。Penumbra是一个Cosmos zone,其主要功能包括多资产屏蔽池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报告详细介绍了Penumbra中零知识证明的应用,包括交易、多资产屏蔽池、治理、去中心化交易以及质押等方面的电路逻辑和实现。
Arsen 分享了他在进行代码审计时的一些经验和策略,强调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是需要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审计方法,并提出了一套审计框架,帮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本次OpenZeppelin对Across协议的代码变更进行了差异审计,主要集中在pull request 941 和 pull request 944。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合约开发的关键最佳实践,涵盖了Solidity和区块链基础知识、安全编码实践、代码优化和Gas效率、测试和审计、部署最佳实践、行业标准以及持续学习。强调了智能合约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技术解释和可操作的见解,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安全、高效且易于维护的智能合约。
即将到来的Electra升级将为以太坊的质押机制带来多项显著改进,包括支持更灵活的验证者管理、验证者存款和委员会结构的优化。文章还详述了在EigenLayer中发现的一个关键边缘案例及其解决方案,强调了跨协议互动的重要性和审计的价值,以及在协议开发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复杂性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