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百科

btc

该视频介绍了 Walrus,一个由 Mistin Labs 开发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旨在解决 Web3 应用中数据丢失和篡改的问题。核心观点是:为了实现真正的链上未来,我们需要将智能合约之外的数据(如媒体文件、前端代码等)也存储在链上,并赋予其与智能合约数据相同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证。 **关键论据和信息:** * **问题:** 当前 Web3 应用面临数据丢失和篡改的风险,例如 NFT 链接失效、dApp 前端消失或被篡改。 * **解决方案:** Walrus 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去中心化 blob 存储,允许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并保证其可用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 **技术特点:** * **Erasure Coding(纠删码):** 采用纠删码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复制方式,更高效地在网络中分散存储数据,降低存储成本,同时保证高可用性。 * **可编程性:** Walrus 的控制层基于智能合约平台 SWE 构建,允许开发者通过智能合约控制存储资源、上传文件、管理保留策略等,实现丰富的应用场景。 * **智能合约集成:** Walrus 与 SWE 链集成,数据路径在链下,元数据操作在链上,实现高效且低成本的数据处理。 * **应用场景:** * **混合 dApp:** 将链上治理与链下丰富的审计数据相结合。 *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存储用户发布的媒体内容,并利用智能合约管理社交关系。 * **去中心化科学:** 存储实验数据、协议和论文,并结合链上流程进行同行评审和资助。 * **合作伙伴:** Ethereum, One Championship, Talos, Tusky, Decrypt Media, Arkham 等。 * **发布计划:** Walrus 测试网已运行,主网预计在 Q1 上线。
4
0
0
8小时前
该视频的核心内容是介绍 Galaxy 的去中心化身份协议 (Galaxy Identity Protocol),以及它如何解决传统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为用户提供隐私、安全和高效的身份管理。 **关键论据和信息:** * **中心化身份的弊端:** 依赖 Google、Apple 等中心化机构,用户数据存在被滥用或泄露的风险,且每次注册新平台都需要重复输入个人信息,扩大了风险面。 * **Galaxy Identity Protocol:** 一种统一的解决方案,利用零知识证明 (Zero-Knowledge Proofs, ZKP) 和链上/链下工具,为用户创建一个可在多个生态系统中使用的身份档案。 * **自托管身份:** 用户拥有对自己身份信息的完全控制权,可以选择性地分享信息,满足不同平台的需求,而无需暴露所有敏感数据。 * **技术构成:** 身份协议包含四个关键部分:凭证持有者 (Holder)、发行者 (Issuer)、验证者 (Verifier) 和凭证类型 (Credential Type)。 * **凭证的定义:** 凭证由上下文 (Context) 和类型 (Type) 组成,例如“年龄是否大于 21 岁”是上下文,“是/否”是类型。 * **区块链无关性:** 该协议支持约 70 个不同的区块链网络,确保用户体验的统一性,避免被限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 * **零知识证明的优势:** 通过 ZKP,用户可以在不泄露全部信息的情况下,证明自己满足特定条件,例如在不透露具体游戏数据的情况下,证明自己在某款游戏中拥有高等级。 * **互操作性的重要性:** 为了与 Google、Apple 等传统身份解决方案竞争,必须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实现无缝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 **未来展望:** Galaxy 致力于扩展其身份协议的应用范围,覆盖更多生态系统和区块链网络,最终实现数据所有权的回归。
10
0
0
1天前
视频主要探讨了两种加密货币账本格式: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模型和账户模型,分别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坊。视频比较了这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帮助观众理解为何不同的加密货币选择不同的账本格式。 **核心内容概括:** 1. **UTXO模型**:每笔交易需要引用未花费的交易输出,类似于现金交易,无法部分使用。此模型在处理状态时具有确定性,允许并行处理交易,潜在地提高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 **账户模型**:每个地址有余额,交易时只需指定发送金额,类似于银行账户。此模型更简单,适合智能合约的开发,但在处理状态时需要顺序执行交易,无法并行处理。 **关键论据和信息:** - UTXO模型的交易过程涉及输入和输出,交易的确定性使得多个交易可以并行处理。 - 账户模型的交易过程涉及更新余额,需确保交易顺序,导致无法并行处理。 - 智能合约在账户模型中更易于实现,因为状态可以直接更新,而在UTXO模型中则需重新发布脚本,增加了复杂性。 - 尽管UTXO模型在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上有优势,但账户模型因其简便性和轻量性而更受欢迎,尤其是在智能合约应用中。 总结而言,两种模型各有优劣,选择使用哪种模型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548
0
0
2025-02-19 19:50
这段视频的核心内容围绕“权限(许可)”这一主题,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金钱、言论和智力等方面所需的“权限(许可)”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这种依赖。演讲者强调,当前的经济和社交环境中,个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需要向政府、企业甚至自己寻求许可,这种现象限制了自由和创造力。 关键内容包括: 1. **金钱的权限**:人们在银行存取款时常常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甚至可能遭遇账户被冻结的情况,显示出缺乏真正的经济自由。 2. **言论的权限**:尽管现代技术使得表达变得更容易,但社交媒体平台仍然对用户的言论进行审查,用户的账户可能因违反政策而被关闭。 3. **智力的权限**:历史上,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受到机构的控制,而现在AI技术的兴起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开放,但仍然存在被大型企业垄断的风险。 演讲者提到,去中心化的技术(如比特币和Nostr)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对传统金融和社交平台的依赖,赋予个人更多的控制权和自由。通过这些技术,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表达观点和获取信息,而无需经过中介或寻求许可。 最后,演讲者提出了三种实践方法,鼓励人们提高自我意识,减少对权限的依赖,探索新技术的可能性,以实现更大的自由和创造力。
147
0
0
2025-02-06 12:18
在一次讨论中,CZ(币安创始人)分享了他对比特币未来的看法,认为比特币将逐渐被视为一种货币而非仅仅是投资资产。他预测,在未来10到15年内,比特币的使用案例将大幅增加,国家将开始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他强调,尽管难以预测比特币的具体价格,但其市场价值有潜力超过黄金,达到更高的市值。此外,CZ还提到,国家在建立比特币储备时应考虑多重签名和地理分散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潜在的攻击。他对美国在比特币政策上的积极转变表示赞赏,并认为这将推动全球其他国家的跟进。
222
0
0
2025-02-06 12:15
智能合约(也称为分布式应用)近年来非常流行。智能合约最早由计算机科学家Nick Szabo于1997年提出,旨在利用分布式账本存储合同。智能合约与现实世界的合同类似,但完全数字化,实际上是存储在区块链中的小型计算机程序。以Kickstarter为例,传统的众筹平台需要第三方来管理资金,而智能合约可以消除这一需求。通过编程,智能合约可以在项目达到资金目标时自动将资金转给项目创建者,若未达标则自动退款给支持者。智能合约的不可变性和分布性确保了其安全性,任何人无法篡改合约内容,且网络中的每个人都会验证合约的输出。智能合约不仅适用于众筹,还可用于银行贷款、保险索赔等多种场景。目前,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中,以以太坊最为知名,使用Solidity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182
0
0
2025-02-05 16:15
比特币被许多人视为未来金融系统的核心,但其可扩展性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以Visa为例,其平均处理4000笔交易每秒,最高可达65000笔,而比特币目前仅能处理每秒7笔交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比特币社区提出了“闪电网络”技术,旨在将小额日常交易从主区块链中剔除,采用离链方式进行处理。 闪电网络通过建立支付通道来实现高频交易。用户与商家共同存入比特币到一个多签名地址,开启支付通道后,双方可以在不记录到主区块链的情况下进行多次交易,直到关闭通道时再将最终余额记录到区块链上。这种方式大幅减少了主区块链的负担,同时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闪电网络目前在比特币测试网运行,预计将在2018年正式上线。
143
0
0
2025-02-05 16:14
加密货币钱包的工作方式很奇怪。它们也有一些奇怪的属性,比如:它们可以离线创建并直接使用。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简单解释!
128
0
0
2025-02-05 15:25
当前去中心化金融(DeFi)主要在以太坊上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应用层出不穷。以太坊的开发者通过构建可组合的工具,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其在智能合约平台中具备竞争优势。比特币作为全球最具流动性的价值储存项目,虽然在DeFi中角色较为简单,但其价值的代币化和流动性提供将促进以太坊上的新金融应用发展。未来,像Polkadot、Cosmos和Binance Smart Chain等区块链也将推出自己的DeFi应用,提供更多互操作性解决方案。尽管目前大多数替代区块链仍与以太坊的活动隔离,但通过像Solana的Wormhole等桥接技术,跨链价值转移的机会正在增加。总的来说,尽管其他平台正在崛起,以太坊仍将主导DeFi的发展,推动创新和网络效应的持续增长。
86
0
0
2025-01-22 16:36
本次演示介绍了比特币中的脚本(Script)机制,它是一种用于锁定比特币的迷你编程语言。在比特币交易中,每一批比特币都有一个锁定脚本,用户在发送比特币时会解锁这些比特币并创建一个新的锁定脚本。演示中详细讲解了几种常见的锁定脚本类型,包括支付到公钥(P2PK)、支付到公钥哈希(P2PKH)、多重签名(P2MS)和支付到脚本哈希(P2SH)。每种脚本都有其特定的解锁机制,通常涉及公钥和签名的验证。最后,演示强调了比特币核心实现对非标准脚本的限制,尽管这些脚本在技术上是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被矿工接受。
165
0
0
2025-01-02 20:09
本次演示详细介绍了比特币的密钥和地址的工作原理,包括私钥、公钥和地址的生成与使用。首先,私钥是一个随机生成的256位数字,公钥通过椭圆曲线数学从私钥导出。公钥的哈希值(Hash160)用于生成更用户友好的地址,地址还包含错误检查机制以防止输入错误。数字签名用于证明交易的合法性,确保只有拥有私钥的人才能进行交易。演示还提供了生成密钥和地址的代码示例,强调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使每个人都能独立生成自己的比特币账户。
154
0
0
2025-01-02 19:58
本次课程详细介绍了比特币交易的工作原理,包括交易的基本结构、数据表示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交易。课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讲解比特币交易的基础知识,接着展示交易数据的具体内容,最后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从头开始构建交易。比特币交易涉及输入和输出的概念,输入是指从区块链中选择的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而输出则是新创建的比特币批次。交易的签名过程确保了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私钥泄露。课程还提到,交易费用的设置和矿工选择交易的原则,以及如何使用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节点进行交易的创建和验证。
154
0
0
2025-01-02 17:24
本次演讲介绍了比特币挖矿的工作原理,首先解释了“挖矿”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原因,接着详细讲解了哈希函数的基本知识,随后深入探讨了挖矿的技术细节。挖矿的核心在于解决双重支付问题,通过竞争将交易从内存池添加到区块链上。矿工通过构建候选区块并不断调整“随机数”(Nonce),以期生成一个低于目标值的哈希值,从而成功挖掘区块并获得区块奖励。演讲还提供了实际挖矿的代码示例,强调了挖矿过程中的数据格式和顺序的重要性。
163
0
0
2025-01-02 16:27
本次课程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讨了货币的角色、账本的历史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经济学。课程强调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存和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比特币在这些角色中的表现。尽管比特币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波动性使其在价值储存方面存在争议。课程还介绍了区块链的技术基础,包括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强调了去中心化的优势和挑战。通过对初始代币发行(ICO)和加密交易所的分析,课程指出了市场的高风险和潜在的诈骗问题。最后,课程强调了公共政策框架在新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呼吁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同时,关注社会责任和金融稳定。
139
0
0
2024-12-24 17:10
本次讨论围绕比特币十周年及其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讲师Gary Gensler提到比特币的历史、现状及其对支付系统的影响,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在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和金融包容性方面的潜力。同时,讨论了当前支付系统的痛点,如高成本、延迟结算、隐私问题和欺诈风险等。与会者探讨了区块链是否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其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前景。尽管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去中心化和透明度的优势,但也面临可扩展性、交易成本和监管等挑战。最后,Gensler鼓励参与者思考区块链技术的适用场景,并为未来的讨论奠定基础。
133
0
0
2024-12-24 17:06
登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