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于 2015 年 7 月首次上线,其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生态系统多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0x 的第一个场外交易市场于 2017 年推出。Uniswap 于 2018 年 11 月首次部署。Yearn Finance 于 2020 年进行了空投。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回想起来,其增长似乎不可避免。
6月10号,ICP League 联合社区开发者举办了第三期的开发者电话会,邀请了 DFinance 项目的开发者共同探讨了如何在 DFINITY 上发行代币,以及类似 ERC-20 代币标准的设计思路。
讲解了Compound的清算机制,并针对清算服务给出了三个版本的设计思路
subgraph 是由开发者创建并部署到 The Graph 的开放索引服务
理解了Compound合约才能真正理解Compound的业务
虽然去中心化金融产生的时间不长,但是有记忆点的,在DEFI浪潮中起水花的项目此起彼伏。随着UNISWAP V3的到来,这只独角兽爆发的创造力又给了后来者们上了精彩的一课:原来靠深耕资金利用率也可以玩出花。
本文详细介绍了Uniswap v3如何通过提供定制的流动性在特定价格范围内实现资本效率。文中还探讨了如何使用Uniswap v3模拟其他自动化市场制造商(AMMs)的流动性曲线,并分析了这些AMMs的流动性特征。未来的工作将致力于改进这些模拟方法并提高效率。
本文介绍了 Opyn 的部分抵押机制,旨在提高 DeFi 期权的资本效率。 Opyn 的目标是使抵押金大于期权的保费,而不是最大损失,同时采用'冲击'保费来应对市场危机。 文章也详细讲解了新的保证金计算方式及其机制,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反向荷兰拍卖保持保证金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前言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研究 Compound,走过一点弯路,也趟过一些坑,最终把它啃了下来。最近有些小伙伴也在咨询我相关的一些问题,那我本着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决定将我所学的知识整理成...
聊聊所谓的Defi炼金术
如何在合约中集成 Uniswap v3
DeFi想要真正崛起,需要中心化金融做不到的事情。这其中的最大创新,叫做自动做市商(AMM)。
聊聊DeFi是怎么在人们想要“赚钱”的需求中产生的,也就是DeFi赚钱背后的逻辑。
CoFiX V2,开启LP和对冲双挖矿,吸引专业机构做市商参与博弈。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衍生品——永续期权,旨在为交易者提供长期期权敞口,而无需频繁的滚动操作。文中详细讨论了期权的基础知识、滚动头寸的挑战以及永续期权的机制、定价模型和潜在应用,强调了其相较于传统期权的优势,以及对流动性分散问题的解决。
我们认为,收益型代币与传统金融中的利率衍生品类似,对于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中建立有效的货币市场至关重要。Pendle 通过从带有收益的代币中剥离出收益,创建了代表对未来收益具有所有权的特有代币。
本文介绍了Balancer V2的升级,强调了其安全性、灵活性、资本效率和低Gas的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包括Protocol Vault的架构变更、提升的Gas 效率、可定制的AMM逻辑、资产管理功能以及社区治理的协议费用等,展现了Balancer V2为DeFi流动性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
uniswap V3的核心是在一定区间提供流动性。相对V2,代码复杂度增加不少。整个代码主要分为两部分:核心逻辑和辅助功能。核心逻辑又分为两部分:交易池以及Position的管理和Swap功能逻辑。交易池中的每个Position设计并实现成ERC721的Token。Swap核心逻辑在Tick以及Position的管理的基础上实现。
uniswap V3版本核心思想是流动性集中。流动性提供者可以在某个区间提供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率。在某个区间获取的交易费,由所有在该区间的流动性提供者均分。uniswap V3设计了区间粒度-Tick,并且推导了流动性添加/删除以及费用计算的过程。在之基础上,uniswap V3也更新了价格预言机的实现。
CoFiX 2.0 升级将为做市商设计自动对冲,吸引专业套利者和机构进行大额对冲交易。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378 篇文章,1729 学分
209 篇文章,365 学分
187 篇文章,312 学分
65 篇文章,279 学分
115 篇文章,255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