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MIPS系列】ZKM Prover: Cross Table Lookup

  • ZKM
  • 更新于 1天前
  • 阅读 217

在零知识证明中,lookup操作用于验证多个表格之间的关系。首先,将多个表格的数据聚合起来形成查询条件。然后,通过lookup在目标表格中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最后,零知识证明生成一个证明,验证查询结果的正确性,而不泄露任何具体数据。

1. 跨表lookup

1.1 多个表格的聚合

在零知识证明中的lookup中,我们可能有多个表格,每个表格可以包含不同的数据。这些表格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需要聚合起来进行联合验证。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将多个表格中的相关信息组合成一个查询(lookup)操作,然后将其验证。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个表格 T1T2T1 存储了某些数据,而 T2 存储了与这些数据相关的查询条件或验证信息。跨表查找的目的是在 T2 中找到符合 T1 数据条件的行。

1.2 通过 lookup 操作进行查找

一旦多个表格聚合完成,就需要在一个 looked table 中进行查找。这个 looked table 是用来存储最终的验证结果,或者可以理解为最终的目标表格。查找过程使用 lookup 来验证某些数据是否存在于 looked table 中。

具体来说,通过 lookup 操作,系统会检查在给定的 looked table 中是否有某些值符合之前计算出来的查询条件(即来自多个表格的聚合)。如果存在符合条件的记录,则证明过程能够成功;否则,证明失败。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个“过滤器”(filter)来确定哪些行是符合条件的。这个过滤器是通过列的线性组合来表达的,而线性组合的系数与各个表格中不同列的数据相关。

1.3 用 lookuplooked table 进行证明

在查找操作完成后,最终的目标是证明查询的正确性,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在 looked table 中使用 lookup 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零知识证明会生成一个证明,证明在某些给定的条件下,查找操作的结果是正确的,而证明者并不会泄露任何关于表格内容的具体信息。

在 STARK 中,lookup 操作通常会使用 Z(x) 多项式来构建证明,Z(x) 多项式是在多次线性组合与过滤器操作下生成的,用来表示查询结果的有效性和约束。

2. 跨表lookup流程

2.1 表列和过滤器的聚合

首先,我们需要聚合多个表格中的列和过滤器。每个表中的列可以通过线性组合形成新的列,而过滤器决定哪些行会被纳入计算。

  • 线性组合:

$$ \sum_{i=1}^{n} f_i \cdot a_i $$

其中,$f_i$ 是与每个列相关联的系数。

  • 过滤器: 过滤器是一个函数 $f(x)$,它在每行计算时返回0或1,表示是否选择该行。如果 $f(x) = 1$ ,则该行的列值会被纳入计算。

代码分析:

pub(crate) fn get_helper_cols<F: Field>(
    trace: &[PolynomialValues<F>],  // 传入的迹数据
    degree: usize,  // 迹的度数
    columns_filters: &[ColumnFilter<F>],  // 列和过滤器的元组
    challenge: GrandProductChallenge<F>,  // 用于组合列的挑战
    constraint_degree: usize,  // 约束度数
) -> Vec<PolynomialValues<F>> {  // 返回多个辅助列
    let num_helper_columns = ceil_div_usize(columns_filters.len(), constraint_degree - 1);  // 计算需要的辅助列数量
    let mut helper_columns = Vec::with_capacity(num_helper_columns);  // 初始化辅助列存储向量

    // 对每一批列和过滤器进行处理,按约束度数(例如:constraint_degree - 1)分批处理
    for mut cols_filts in &columns_filters.iter().chunks(constraint_degree - 1) {
        let (first_col, first_filter) = cols_filts.next().unwrap();  // 获取当前批次的第一个列和过滤器

        let mut filter_col = Vec::with_capacity(degree);  // 用于存储每行的过滤器值
        // 对每个行进行处理,结合过滤器和列
        let first_combined = (0..degree)
            .map(|d| {
                // 计算每行的过滤器值
                let f = if let Some(filter) = first_filter {
                    let f = filter.eval_table(trace, d);  // 使用过滤器计算当前行的值
                    filter_col.push(f);  // 存储当前行的过滤器值
                    f
                } else {
                    filter_col.push(F::ONE);  // 如果没有过滤器,则返回1
                    F::ONE
                };
                // 如果过滤器值为1,则返回组合后的列值
                if f.is_one() {
                    let evals = first_col
                        .iter()
                        .map(|c| c.eval_table(trace, d))  // 计算列的评估值
                        .collect::<Vec<F>>();
                    challenge.combine(evals.iter())  // 使用挑战来组合列
                } else {
                    assert_eq!(f, F::ZERO, "Non-binary filter?");  // 如果过滤器值为0,抛出异常
                    F::ONE  // 否则返回1
                }
            })
            .collect::<Vec<F>>();  // 汇总当前批次所有行的结果

        let mut acc = F::batch_multiplicative_inverse(&first_combined);  // 对组合结果进行批量求逆
        // 如果过滤器值为0,则当前行的值应为0
        for d in 0..degree {
            if filter_col[d].is_zero() {
                acc[d] = F::ZERO;
            }
        }

        // 对剩余列进行相同的处理
        for (col, filt) in cols_filts {
            let mut filter_col = Vec::with_capacity(degree);  // 存储过滤器的值
            let mut combined = (0..degree)
                .map(|d| {
                    let f = if let Some(filter) = filt {
                        let f = filter.eval_table(trace, d);  // 计算当前行的过滤器值
                        filter_col.push(f);  // 存储过滤器值
                        f
                    } else {
                        filter_col.push(F::ONE);  // 如果没有过滤器,则返回1
                        F::ONE
                    };
                    if f.is_one() {
                        let evals = col
                            .iter()
                            .map(|c| c.eval_table(trace, d))  // 计算列的评估值
                            .collect::<Vec<F>>();
                        challenge.combine(evals.iter())  // 使用挑战来组合列
                    } else {
                        assert_eq!(f, F::ZERO, "Non-binary filter?");  // 如果过滤器值为0,抛出异常
                        F::ONE  // 否则返回1
                    }
                })
                .collect::<Vec<F>>();  // 汇总当前批次的列值

            combined = F::batch_multiplicative_inverse(&combined);  // 对组合列进行求逆

            // 如果过滤器值为0,则当前行的值应为0
            for d in 0..degree {
                if filter_col[d].is_zero() {
                    combined[d] = F::ZERO;
                }
            }

            batch_add_inplace(&mut acc, &combined);  // 将当前列的结果加到累积结果中
        }

        helper_columns.push(acc.into());  // 将计算结果作为辅助列保存
    }

    assert_eq!(helper_columns.len(), num_helper_columns);  // 确保辅助列的数量正确

    helper_columns  // 返回所有辅助列
}
  • get_helper_cols 函数通过对每一列和过滤器的组合计算,得到辅助列。每个列与过滤器的组合结果经过求逆后,生成了辅助列。

2.2 辅助列的构造

辅助列通过计算每列的倒数,并对倒数进行求和来构造。每个列与过滤器结合,通过逆运算得到最终的辅助列。每批列会构造出一个新的辅助列。

  • 辅助列的构造:

$$ hi(X)=\sum{i=1}^{N} \frac{1}{x + a_i} $$

2.3 Z多项式的计算

$Z(x)$ 多项式通过递归关系计算,保证了查找项在不同表之间的一致性。它的计算从初始条件 $Z(1)=0$ 开始,递归地将每个辅助列的值加到当前多项式中。

$$ Z(w)=Z(gw)+\sum h_i(X)-m(X)g(X) $$

其中,$h_i $ 是辅助列, $m(X)$ 代表了某个元素在lookup table中出现的次数。

fn partial_sums<F: Field>(
    trace: &[PolynomialValues<F>],  // 传入的迹数据
    columns_filters: &[ColumnFilter<F>],  // 列和过滤器的元组
    challenge: GrandProductChallenge<F>,  // 用于组合列的挑战
    constraint_degree: usize,  // 约束度数
) -> Vec<PolynomialValues<F>> {  // 返回辅助列和Z多项式
    let degree = trace[0].len();  // 获取迹的度数
    let mut z = Vec::with_capacity(degree);  // 用于存储Z多项式的向量

    let mut helper_columns = get_helper_cols(trace, degree, columns_filters, challenge, constraint_degree);  // 获取辅助列

    // 计算Z多项式的最后一项
    let x = helper_columns
        .iter()
        .map(|col| col.values[degree - 1])  // 获取每列的最后一项
        .sum::<F>();
    z.push(x);  // 将最后一项加入Z多项式

    // 递归计算Z多项式的每一项
    for i in (0..degree - 1).rev() {
        let x = helper_columns.iter().map(|col| col.values[i]).sum::<F>();
        z.push(z[z.len() - 1] + x);  // 将当前项加到Z多项式中
    }
    z.reverse();  // 反转Z多项式,使得Z(1) = 0

    // 处理Z多项式并返回
    if columns_filters.len() > 1 {
        helper_columns.push(z.into());
    } else {
        helper_columns = vec![z.into()];
    }

    helper_columns  // 返回计算后的辅助列
}
  • partial_sums 函数计算 $Z(x)$ 多项式,并对辅助列进行累积,得到最终的Z多项式。

2.4 Logup进行查找验证

Logup的目的是验证多个查找表之间的项是否一致,确保跨表查找约束得到满足。在Logup过程中,验证是通过将辅助列和 $Z(x)$ 多项式进行比较来完成的。具体而言,Logup在验证每一行的查找项时,都会利用计算得到的辅助列和 $Z(x)$ 多项式。

公式:

  • 查找项验证公式:

    $$ \sum_{i=1}^{n} \frac{1}{x + a_i} = Z(x) $$

    其中 ,是 $Z(x)$ 多项式, 是查找表中的项。

代码分析:

pub(crate) fn eval_cross_table_lookup_checks<F, FE, P, S, const D: usize, const D2: usize>(
    vars: &S::EvaluationFrame<FE, P, D2>,  // 评估帧,包含当前和下一个状态的值
    ctl_vars: &[CtlCheckVars<F, FE, P, D2>],  // 跨表查找变量
    consumer: &mut ConstraintConsumer<P>,  // 用于消费约束的约束消费者
    constraint_degree: usize,  // 约束度数
) where
    F: RichField + Extendable<D>,  // 支持的字段类型
    FE: FieldExtension<D2, BaseField = F>,  // 字段扩展
    P: PackedField<Scalar = FE>,  // 打包字段类型
    S: Stark<F, D>,  // Stark配置类型
{
    let local_values = vars.get_local_values();  // 获取当前状态的变量
    let next_values = vars.get_next_values();  // 获取下一个状态的变量

    // 遍历所有的跨表查找变量(`ctl_vars`)
    for lookup_vars in ctl_vars {
        let CtlCheckVars {
            helper_columns,  // 辅助列
            local_z,  // 当前Z值
            next_z,  // 下一个Z值
            challenges,  // 挑战值
            columns,  // 列的集合
            filter,  // 过滤器的集合
        } = lookup_vars;

        // 计算当前表的所有列的线性组合
        let evals = columns
            .iter()
            .map(|col| {
                col.iter()
                    .map(|c| c.eval_with_next(local_values, next_values))  // 对每列进行评估
                    .collect::<Vec<_>>()
            })
            .collect::<Vec<_>>();

        // 使用辅助列进行约束验证
        eval_helper_columns(
            filter,  // 过滤器
            &evals,  // 评估后的列
            local_values,  // 当前状态值
            next_values,  // 下一个状态值
            helper_columns,  // 辅助列
            constraint_degree,  // 约束度数
            challenges,  // 挑战值
            consumer,  // 约束消费者
        );

        // 如果有辅助列,验证Z多项式的值
        if !helper_columns.is_empty() {
            let h_sum = helper_columns.iter().fold(P::ZEROS, |acc, x| acc + *x);  // 求辅助列的和
            // 检查 `Z(g^(n-1))`
            consumer.constraint_last_row(*local_z - h_sum);
            // 检查 `Z(w) = Z(gw) + \sum h_i`
            consumer.constraint_transition(*local_z - *next_z - h_sum);
        } else if columns.len() > 1 {
            // 如果只有两个列,则计算它们的组合值
            let combin0 = challenges.combine(&evals[0]);
            let combin1 = challenges.combine(&evals[1]);

            let f0 = if let Some(filter0) = &filter[0] {
                filter0.eval_filter(local_values, next_values)  // 计算过滤器0的值
            } else {
                P::ONES
            };
            let f1 = if let Some(filter1) = &filter[1] {
                filter1.eval_filter(local_values, next_values)  // 计算过滤器1的值
            } else {
                P::ONES
            };

            // 约束最后一行
            consumer.constraint_last_row(combin0 * combin1 * *local_z - f0 * combin1 - f1 * combin0);
            // 约束过渡行
            consumer.constraint_transition(
                combin0 * combin1 * (*local_z - *next_z) - f0 * combin1 - f1 * combin0,
            );
        } else {
            // 如果只有一列,则直接验证该列
            let combin0 = challenges.combine(&evals[0]);
            let f0 = if let Some(filter0) = &filter[0] {
                filter0.eval_filter(local_values, next_values)  // 计算过滤器的值
            } else {
                P::ONES
            };

            // 约束最后一行
            consumer.constraint_last_row(combin0 * *local_z - f0);
            // 约束过渡行
            consumer.constraint_transition(combin0 * (*local_z - *next_z) - f0);
        }
    }
}
  • eval_cross_table_lookup_checks:在该函数中,我们首先计算每个列的评估结果,并使用辅助列进行检查。然后根据辅助列计算Z多项式的值并进行验证。最终通过约束消费者(consumer)来验证每个查找项是否符合预定的约束。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ZKM
ZKM
github: https://github.com/zkM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