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电子书是对以太坊区块链的实现原理和程序实现进行详解,力图展示区块链2.0先锋以太坊智能合约编程平台设计思想与代码实现。
本文探讨了Ether在Ethereum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称其为“在Ethereum内部的无权限带宽”。通过分析Ethereum作为一个价值层和自由金融系统的角色,Ether被定义为三重资产,能够满足不同经济需求。文章深入探讨了Ether的功能及其作为价值管理工具的潜力,阐明了一个无权限的金融应用生态系统如何依赖于Ether这一资产来实现其目标。
以太坊虚拟机EVM的作用是将智能合约代码翻译成可以在以太坊上执行的机器码,并且提供一个沙盒运行环境,在运行期间不能访问宿主机的网络,文件,系统,即使不同的合约之间也有有限的访问权限。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对面的协议,用于证明对私钥的无条件占有权。通过详细叙述Alice的注册过程,该协议依赖于多个参与者的协作来验证她的密钥分片,并结合了以太坊的区块信息和安全验证方法,展示了该方案在去中心化选举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潜在的安全性和复杂性。
本文详细解释了以太坊上的字节码类型及其术语,主要包括创建字节码和运行字节码,并介绍了如何在链上和链下检索这些字节码。
本文探讨了DAI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提出DAI作为以太坊的稳定参考点,并将其与美元进行比较。文章深入分析了DAI的锚定机制以及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表现,通过比喻和数据阐明了DAI对于以太坊理解其外部价值的重要性。整体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涵盖多个方面的讨论,适合对DeFi和MakerDAO感兴趣的读者。
之前有一篇文章分析了 libsnark 源代码,ethsnarks在libsnark的基础上,实现了以太坊上与zkSNARK相关的智能合约和电路。
想必很多同学都已经使用过ERC20 创建过代币,或许已经被老板要求在ERC20代币上实现一些附加功能搞的焦头烂额,如果还有选择,一定要选择 ERC777 。
这篇文章是对ERC777 功能型代币(通证)最佳实践 的一个补充,如果你仅仅是要实现一个自己的 ERC777 代币, 那么阅读另一篇就够了, 如果想对ERC777进行一些自己的定制,那么就有需要对源码有理解。
文章详细介绍了PLONK零知识证明协议的原理和实现,包括其通用和可更新的可信设置、多项式承诺的使用以及如何将程序转换为多项式方程进行验证。
如何区分合约地址还是普通账号地址?
Etherscan 是以太坊上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浏览器,也提供 API 服务。 我们知道以太坊节点提供的API功能有限,尤其是需要一些多个区块相关的数据时,必须要依靠Etherscan API这样的服务。
Etherscan API是社区提供的服务,仅支持每秒 5 个GET或POST请求,可以在这个地址 API-Keys 申请一个Key。
本文介绍了Bancor的最新策略,强调了代币经济学在吸引流动性和构建社区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流动性的方法,如代币空投和代币通货膨胀。文章详细探讨了Bancor和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性提供者的体验,并提供了关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代币经济学的见解。
文章探讨了俄罗斯在莫斯科市杜马选举中引入区块链投票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该系统在实际投票前被成功攻破的事件。通过展示加密技术的可破解性,作者质疑区块链技术在选举中的有效性,并指出美国可能重新考虑使用纸质选票的趋势。
下面是一些有用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履行私钥管理这个重大的责任:
文章讨论了以太坊的二层扩展协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特别是对比了Plasma、状态通道和新型的ZK Rollup与乐观Rollup技术,分析了它们在数据可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挑战与优势。
PBFT算法和 Raft算法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保持集群状态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一组服务,给定一组操作,最后得到一致的结果。
PBFT
导言:有些理论非常有趣,零知识证明便是其中之一,摸索了许久,想写点什么,与大家一起讨论。本文是『探索零知识证明』系列的第三篇。前两遍是:(一)初始「零知识」与「证明」 及 (二)理解「模拟」, 本文全文约 8,000 字,少量数学公式。
本文已经 发表,可以在这里进行完整版本观看和下载: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32287
正文
区块链: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7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企业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刘峰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汤季安、王梦珂以及无锡太湖学院18级物联...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378 篇文章,1240 学分
67 篇文章,468 学分
209 篇文章,388 学分
115 篇文章,280 学分
187 篇文章,222 学分